- N +

天龙八部饰品身法雕文(天龙八部饰品身法雕文怎样获得的)

天龙八部饰品身法雕文(天龙八部饰品身法雕文怎样获得的)原标题:天龙八部饰品身法雕文(天龙八部饰品身法雕文怎样获得的)

导读:

本文原刊载于《石窟与土遗址保护研究》2022年3月第1卷第1期。我国石质文物分类研究*陈晓瑜 张婷 王金华01引言石质文物是指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以天然石材为原材料...

本文原刊载于《石窟与土遗址保护研究》2022年3月第1卷第1期。

我国石质文物分类研究

*陈晓瑜 张婷 王金华

01

引言

石质文物是指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以天然石材为原材料制作或建造的具有艺术、历史、科学价值的遗物或遗迹,包括了石器等可移动文物和石窟寺、石质文物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石质文物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研究我国古代社会生产力、科学水平等物质文明的重要实物资料,也是承载古代人类思想、信仰、艺术、中外文化交流、民族融合发展等精神文明的重要物质载体。

我国石质文物历史悠久、分布广泛、规模庞大、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其中带有铭文的石质文物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在世界文化遗产中具有独特性,并因其真实性、可靠性最先为研究者所关注。我国对于石质文物最早的著录研究,可以追溯到《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秦琅玡台刻石》的“刻于金石,以为表经”。此后古代金石学学者聚焦于带有铭文的石质文物,进行了大量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金石学。20世纪初,中国考古学受西方考古学的影响逐步发展起来,石质文物越来越为考古学研究者所重视,研究范围更加广阔,研究领域更加深入,研究成果也更为丰硕。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文物保护及研究工作得到空前的发展,其中以石窟寺及摩崖造像为代表的石质文物,因其体系完整、历史悠久、文化脉络清晰、内容丰富,以及文物价值真实性、完整性良好等独特性得到高度重视。石窟寺、石刻等石质文物被明确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石质文物保护成为我国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石质文物分类是石质文物研究与保护科学的基础性工作。随着我国石质文物研究和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建立规范、科学的石质文物分类体系迫在眉睫。 目前关于 石质文物分类的系统性研究工作还比 较薄弱,研究成果十分匮乏,石质文物概念、名词术语、类型等还不规范, 给石质文物研究和保护工作以及文物保护科技信息交流带来诸多问题。在梳理国内石质文物分类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探索提出我国石质文物分类体系,既是我国文物保护实践和保护科技工作的需要,也是石质文物保护学科建设的迫切需求。

展开全文

* 陈晓瑜为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2020年级硕士生,张婷为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岳庙管理处(连横纪念馆)副主任,王金华为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

天龙八部饰品身法雕文(天龙八部饰品身法雕文怎样获得的)

02

我国石质文物分类研究现状

我国最早的石质文物研究工作,是围绕带有铭文的石质文物开展的。受金石学研究方法的影响,往往将带有铭文的石质文物称为“古代石刻”,但随着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大和研究内容的更加深入,“古代石刻”的定义和范围发生了变化。目前学界对于“古代石刻”内容的界定主要分为狭义和广义。一般认为狭义的“古代石刻”专指刻有文字的石质文物。关于广义的“古代石刻”则有两种不同观点:第一种认为包括造像石刻与文字石刻 [1];第二种范围较第一种大,认为包括人类加工过的各种石质成品,如建筑用的石材、石雕艺术品和篆刻有文字的各种制品等,徐自强 [2]等持这一观点。目前学界主要倾向于第一种对于广义的“古代石刻”的界定,又存在广义和狭义混用的情况,但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古代石刻”都难以涵盖我国石质文物类型、历史及其价值内涵。

河南龙门石窟(陈晓瑜 摄影)

为了便于查索与研究,近代金石学者尝试对数量浩大的古代石刻资料进行整理和分类。陆九和将古代石刻分为碑碣、志铭、石画、刻经四大类 [3];马衡把古代石刻划分为刻石、碑、造像、画像、经典诸刻、纪事诸刻、一切建筑品附刻之文七大类 [4] ;赵超以外部形制作为大类型划分的原则,将古代石刻分为刻石、碑、墓志、塔铭、经幢、造像题记、画像石、经版、地券、建筑物附属刻铭十大类 [5]。上述诸种分类方法,总体以铭刻内容作为主要的分类标准,并出于习惯沿用古代名称,造成同一件石刻有多种不同名称的现象,给研究带来不便。

目前国内仅有少量文章涉及对于石质文物分类的讨论与研究。冯楠将石质文物划分为石质艺术品类文物、石质文物建筑、石质工具用具类文物三大类 [6]。王旭东等认为石质文物分为不可移动文物和可移动文物,主要包括石刻文字、石雕(刻)艺术品与石器时代的石质用具三大类,以及建筑石构件、摩崖题刻、岩画等 [7]。孙华根据以构筑为主或以雕刻为主,将石质文物分为石构建筑和石质雕刻两类,又进一步从保护的角度出发,将石质雕刻类文物划分为独体类石刻和连山类石刻 [8]。其他学者也提出了一些分类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石质文物分类研究的发展,为建立科学的石质文物分类体系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在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中,石质文物分类主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的划分为标准。虽然这一标准存在内容、形制交叉使用等不足,但由于在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中被频繁使用,已经形成了分类习惯,因此将这一分类体系一并考虑也是十分必要的。

岩石与人类发展历史密切相关,见证了人类的进化和发展。石质文物历史特点显著,有些石质文物只存在于某个特定历史阶段,有些石质文物历史延展性广、延续性强,以时代属性进行类型划分能够充分体现石质文物的历史价值,但无法表现其内容、形制、功能特性。石质文物的功能属性十分突出,比如石器的工具属性、石窟寺及摩崖造像的宗教属性、墓葬类石质文物的丧葬属性等,但石质文物的功能通常不是单一的,因此功能属性相互交叉现象十分显著。石质文物载体为岩石, 根据岩石的不同进行分类,能够增强对载体的认知与了解,是保护科学的基础,有利于保护工作的开展,但无法反映其内容、内涵,及其价值特点。

建立科学的石质文物分类时,既要考虑石质文物的内容、功能、价值等自身特点,也要综合考虑历史研究、保护科学等不同领域的需求及保护管理工作中的分类习惯。

03

我国石质文物分类方法探讨

借鉴以往石质文物分类方法,本文提出 以原始功能为基本原则,兼顾时代属性、保护科学、历史研究、保护和管理工作习惯的石质文物分类方法,即以原始功能为大类型划分的原则,历史背景、形制、内容特点及保护科学性质为基本属性,将我国石质文物划分为 石器类、 岩画类、 铭文石刻类、 石窟寺及摩崖造像、 建筑类、 墓葬类六种类型。各类石质文物特点见表一,并简述如下。

表1 我国石质文物分类表

3.1

石器类石质文物

石器是以天然石材为原料制作的服务于生产、生活需要的器物或工具。石器类石质文物具有两大特点,一是以工具为主,实用性突出;二是文物年代以史前时期为主,延续时间长,时代跨度大。

岩石易于获取,且不同材质的岩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能够满足人们方方面面的需要,因而在很长时期内,石器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占有支配地位。在漫长的石器时代,岩石是人们制作工具的首选材料。青铜时代石器仍占有相当的比重,直到铁器的发明和广泛应用,石器的主要地位才被铁器所替代。

史前时期石器的制作方法、形制等与当时的生计方式、生产力水平密切相关,研究石器对于了解史前时期生产生活状况具有重要意义。早期旧石器时代,人类以采集和渔猎为生,使用打制的方法制作石器,类型包括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等。随着原始农业的发展,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因适应农耕社会生产、生活的需要而逐步发展起来,并出现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石铲、石锄、石耜等新形制。因而农业经济比较发达的新石器文化,其磨制石器都比较发达,如裴李岗文化 [9]。而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以螺、蚌等软体动物作为重要食物的新石器文化,大型的打制尖状器(用于挖掘海滩上的软体动物)较发达,磨制石器则不发达,如咸头岭文化。

裴李岗遗址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石器(图源:网络)

3.2

岩画类石质文物

岩画是古代人类凿刻和彩绘在岩壁或岩石上的图画艺术总称,又称“岩画艺术”。岩画产生于史前旧石器时代早期,一直延续至历史时期。古代人类以彩画、线刻、研磨、刻凿、浮雕、阴雕等手法绘制岩画,通过图画、符号等形式表达了他们美好的愿望、炽热的情感等精神世界。岩画作为人类最早期的艺术创作,是史前艺术的代表。岩画还记录了狩猎、采集、游牧、歌舞、战争、宗教等自然和社会的方方面面,是我们了解、研究人类社会数万年历史文化的第一手珍贵资料,因此岩画又被称为“原始语言”、“文字前的文字”。

岩画分布广泛,目前已在一百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峭壁崖体上或洞穴中发现。岩画作为全球范围内的文化现象,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人类遗产。1988年多国研究者共同成立的岩画研究组织——国际岩画组织联合会(IFRAO),是当前世界范围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岩画组织之一,中国岩画学会于2015年正式成为该组织成员。

我国是最早记录岩画的国家。早在公元5世纪,郦道元就在黄河流域发现了岩画,并在《水经注》中有所记录,“河水又东北历石崖山西,去北地五百里,山石之上,自然有文,尽若虎马之状,粲然成著,类似图焉,故亦谓之画石山也” [10]。我国岩画遗址分布广,数量多,也是世界上岩画保存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根据岩画作品的内容、风格和所处的文化地区等不同,我国岩画大致可以划分为北方、西南、东南三个系统 [11]。北方系统的岩画主要分布于内蒙古、新疆、宁夏、甘肃、青海,题材以动物为主,主要反映狩猎和畜牧生活,制作方式以敲凿、研磨、刻凿为主;西南系统的岩画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贵州、四川,题材以人物为主,宗教活动是其主要表现内容,制作方式以彩色颜料涂绘为主;东南系统的岩画主要分布在江苏、福建、广东、台湾和港澳等地,内容大都与出海活动有关,制作方式以研磨、刻凿为主。

宁夏贺兰山岩画(马荣 摄影)

广西宁明花山岩画(江姝 摄影)

3.3

铭文石刻类石质文物

铭文石刻,是指刻有铭文的石质文物,包括碑、摩崖题刻、碣、建筑物附属刻铭、造像题记等。铭文石刻记录功能突出,铭文内容题材丰富,包括歌功颂德、历史事件、人物传记、经文等,是古代金石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

先秦至西汉之前是铭文石刻的萌芽时期。商周时期刻字于龟甲以占卜,又铭文于青铜器之上以祭祀先祖和记录军国大事,鲜有铭文石刻。春秋战国时期,宗周礼仪逐渐式微,官吏豪族和下层民众也有了祭祖颂德、纪事铭功的需求,人们将铭文刻写于材料易得、造价低廉的岩石上,铭文石刻的数量缓慢增多。西汉之前铭文石刻处于初具雏形的萌芽状态,遗存至今的仅有守丘刻石、石鼓文、诅楚文等,数量十分稀少。东汉时期铭文石刻走向成熟,是中国古代铭文石刻发展的第一个高峰。东汉时期铭文石刻的形制逐渐定型,而且随着使用范围与内容的不同形成了各种类型的特殊形制,成为后世固定的铭文石刻形制的先声 [12]。魏晋南北朝时期,尤其是北魏时期,北方统一和北魏王室崇尚、支持佛教,佛教文化发展兴盛,佛教石窟广泛开凿,促使铭文石刻得以迅猛发展,铭文石刻数量、种类、艺术水平都大大超过了东汉时期,成为中国古代铭文石刻发展史上第二个高峰。唐代是我国铭文石刻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形制丰富,分布广泛,技艺成熟,遗存数量巨大,现存各种形制的铭文石刻一万件以上。宋以降各代铭文石刻基本延续了唐代形成的各种形制,其使用范围更加广泛,涌现了大量摩崖题记及碑石题记,遗存数量极其庞大。

我国铭文石刻延续时间长、分布广泛、数量庞大,现存铭文石刻材料(包括原石已佚,但尚存拓本的铭文石刻)完全可能达到5万种以上 [13]6。铭文石刻记录了从先秦至清代、民国年间近3000年的各种文字材料,保存了古籀、战国文字、隶书、楷书、草书等多种书体,是中国文字发展史和书法史的重要资料。铭文石刻内容中保留的赞、颂、碑、志、诅告、盟书、诗歌杂咏等多种文体,是古典文学研究的重要佐证。铭文石刻保存下来的史料内容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法律、宗教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

左图为秦石鼓文,右图为魏碑第一碑“张猛龙碑”(图源:网络)

龙门石窟《比丘道匠为师僧父母造像记》(图源:网络)

左图为泉州九日山祈风摩崖题刻(张婷 摄影),右图为杭州宝石山摩崖题刻(马荣 摄影)

3.4

石窟寺及摩崖造像

石窟寺及摩崖造像是开凿在河畔或沟谷崖壁上,以佛教内容为主的(部分石窟寺为道教石窟寺)寺庙建筑,其宗教功能与艺术特点十分突出。

石窟寺源于印度,传入中国后逐渐融合中国文化,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石窟寺及摩崖造像。中国石窟寺开凿约始于公元3世纪,盛于5-8世纪,并一直持续至16世纪。我国石窟寺以佛教传播为主线,沿丝绸之路由西向东、向南传播。印度、中亚地区佛教传入中国后首及新疆,形成塔里木盆地南北缘龟兹、于阗两大佛教中心,并在古龟兹、焉耆、高昌地区出现一批西域特征鲜明的佛教石窟遗址。十六国北朝时期,河西走廊出现以武威天梯山石窟为中心的凉州石窟群,形成新的佛教石窟模式“凉州模式”。五世纪中期北魏皇室主持营建的云冈石窟,是印度石窟中国化的重要转折,形成了特征鲜明的汉地石窟开凿模式,并出现摹拟、沿袭云冈石窟的北朝石窟体系。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新开凿出承袭云冈石窟营造传统的龙门石窟、巩县石窟等洛阳地区石窟群。东魏、北齐时期,北中国佛教中心转移至邺城,先后开凿出以邺城和晋阳为中心的响堂山石窟、天龙山石窟寺群。同时,南朝地区也开凿有南京栖霞山千佛岩等少数规模较大的石窟。隋唐时期,长安和洛阳佛教对周边地区和西域石窟的开凿产生了强烈影响,如洛阳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等。五代宋元时期,北方地区石窟数量急剧减少,石窟寺在南方的巴蜀地区得以兴盛和发展,巴蜀石窟寺及摩崖造像是我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

按照洞窟形制和主要造像的差异,我国石窟寺可分为新疆地区、中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和西藏地区四大地区 [13]6 。其中,新疆地区石窟寺的开凿、兴盛、东传及逐渐中国化,对中国石窟寺的营建、发展和繁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我国佛教东传和石窟寺开凿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按照开凿营建的结构特征,石窟寺分为石窟寺和摩崖造像。洞窟结构为主的石窟寺主要分布在新疆地区及中原北方地区。摩崖造像是指沿山体崖壁延展立面雕造石雕像,石雕像按经变内容一幅幅沿崖壁立面雕造展开,或为进深较小的龛窟沿崖壁立面展开,最具代表性的是大足石刻宝顶山大佛湾的摩崖造像。为了更好地弘扬佛法,古人利用自然地质条件开创了摩崖造像这一石窟寺佛教艺术新形式,充分展现了古人非凡的创造力和因地制宜的智慧。

石窟寺及摩崖造像集建筑、雕塑、壁画、书法等艺术为一体,是研究我国古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艺术、宗教信仰、民族融合、古代对外交流史等方面的重要资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追求、价值理念、文化精神 [14]。同时,石窟寺的传入及本土化历程,真实、完整地体现了一千多年间中外文化交流、民族融合的历程,展现了中华民族海纳百川的开阔胸怀与高度的文化自信。

新疆克孜尔千佛洞(图源:网络)

敦煌石窟329窟北壁弥勒经变(图源:网络)

山西云冈石窟(郑韵倩 摄影)

甘肃麦积山石窟(王军 摄影)

重庆大足石刻的宝顶山大佛湾摩崖造像(郑韵倩 摄影)

3.5

建筑类石质文物

建筑类石质文物指的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以天然石材为原料建造的建筑物或构筑物,是供人们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建筑类石质文物包括石桥、石塔、石城墙等石质建筑物及石质建筑群,也包括石墙、石地板、石柱、石柱础等建筑组成部分。

在以木为主的中国建筑体系中,石构建筑一直居于较次要的地位,但仍发挥了重要作用。古人利用岩石耐潮、耐腐蚀的特点,采用石材建造建筑上某些要求承压、耐磨、抗腐蚀的部位,如柱础、角石、阶基、地面石、踏道、勾栏、望柱、门砧石等。我国史前时期遗址的调查与发掘中,就常常发现石材在建筑中的运用,如陕西寨山遗址的石砌城墙、陕西石峁遗址皇城台大台基石砌护墙、山西天峰坪遗址石砌连间排房等。

石材在一定领域中也有突出的创造,石桥就是突出代表之一。据《拾遗记》卷二,“至舜命禹疏川奠岳,济巨海,鼋鼍以为桥梁” [15],这是传说中最早的原始石桥。冶金技术的进步为石材的开采和加工创造了有利条件,石桥建造逐渐增多,始建于隋朝的河北赵县安济桥是现存年代最早的敞肩圆弧石拱桥。到了南宋,得益于石料生产技术的提高和泉州港的快速发展,在福建泉州出现了造桥热潮,修建了顺济桥、安平桥、盘光桥等众多石桥。宋代以后,石桥逐渐取代浮桥和木梁桥成为桥的主流。石桥建造技术不断改进,经验不断丰富,在13世纪至16世纪之间达到了当时世界上的先进水平 [16]。

河北赵州桥、山西龙泉寺石牌坊、北京天坛圜丘坛等保存至今的建筑类石质文物,表现了古代工匠对于石材性能的认识,以及开采、加工和雕刻石材的高超技巧和艺术才能,成为古代劳动人民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遗产。

泉州开元寺双塔(图源:网络)

河北赵州桥(图源:网络)

山西龙泉寺石牌坊(图源:网络)

3.6

墓葬类石质文物

墓葬是安置死者遗体的特殊建筑,丧葬功能是其最为突出的功能。根据迄今的调查发掘,中国至迟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已有墓葬,此后墓葬随着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生死观的发展而不断演变,显示出一定的规律性,并形成了多种墓葬形制。受“事死如生”思想的影响,古人向来重视墓葬的耐久性,或用岩石制作陪葬品,或将岩石运用到墓葬营建中。广州南越王石室墓 [17],除东西耳室凿岩营建以外,前室、主室、后藏室及东、西侧室皆由砂岩大石板砌筑。两汉时期厚葬之风盛行,地上系统中墓葬类石质文物渐增并形成一定体系。汉代神道石兽、石人作为一般性设置成为惯例,又因墓主人的财力和身份地位不同,出现不同的种类组合,如石祠、石兽与石碑相组合,石阙、石兽与石碑相组合等。石兽、石人等墓葬类石质文物历经衰落与复兴,一直延续至明清。

就墓葬而言,从空间关系上看,它由地上和地下两大系统构成,地上系统包括坟丘、陵园(墓园)、陵寝建筑、神道石刻等设施,地下系统包括墓葬形制、墓室装饰、棺椁葬具和各种随葬品等 [18]。因此,墓葬地上、地下两大系统中由天然石材为原料制作或构筑而成的文物都属于墓葬类石质文物。地上系统中常见的墓葬类石质文物有鹿石、草原石人、石阙、石像生、石柱、石殿等,而石室墓、崖墓、石棺、石椁、石棺床等则是地下系统中常见的墓葬类石质文物。

墓葬类石质文物承载了古人对于死后世界的认识和想象,是了解和研究古人生死观的重要实物资料,同时也展现了古人对石材性能与力学原理的认识以及在石建筑技术方面的高超智慧。

河南宋陵墓石像生(图源:网络)

广州南越王石室墓(图源:网络)

04

结语

与国际石质文物类型相比,我国石质文物类型的显著特点是石窟寺及摩崖造像占主体地位。石窟寺及摩崖造像也是我国石质文物保护工作的主体,其保护和研究工作及成果促进了我国石质文物保护学科的建设。目前,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纳入国家文化自信战略,石质文物学科建设的重要性越来越突显,石质文物概念和名词术语的规范、类型学及病害学等基础研究的开展迫在眉睫。

本文尝试提出既能够反映我国石质文物历史背景、形制、功能等特点,又符合我国保护和管理工作习惯的石质文物分类方法,将我国石质文物划分为石器类、岩画类、铭文石刻类、石窟寺与摩崖造像、建筑类、墓葬类等六类。

天龙八部饰品身法雕文(天龙八部饰品身法雕文怎样获得的)

参考文献

[1] 杜海军.补足文学史研究之缺环——论石刻的文学研究价值[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3(03):54-62.

[2] 徐自强.石刻学刍议[J].文物,1983(2):91-94.

[3] 陆和九.中国金石学讲义 上[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84-210.

[4] 马衡.中国金石学概论[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9:83.

[5] 赵超.中国古代石刻概论[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3.

[6] 冯楠.高句丽石质文物风化机理及保护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8.

[7] 王旭东, 谌文武, 韩文峰. 岩土质文物保护名词术语[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10.

[8] 孙华.石刻文物保护初论——以石窟寺及石刻的保护为中心[J].中国文化遗产,2017(6):4-17.

[9] 张之恒.中国考古学通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113.

[10] [北魏] 郦道元原注;陈桥驿注释.水经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2001:36-37.

[11] 陈兆复.古代岩画[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50.

[12] 赵超.中国古代石刻概论[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90.

[13] 宿白.中国石窟寺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2.

[15] [晋] 王嘉,(梁)肖绮录;齐治平, 校注.拾遗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1:33.

[16]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404.

[17] 西汉南越王墓发掘初步报告[J].考古,1984(3):222-230,289-292.

[18] 刘振东.以汉代墓葬为例解读中国古代墓葬性质[J].考古与文物,2020(4):64-69.

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国土与文化资源委员会

审校 / 刘朝晖、杜晓帆、王金华

编辑 / 全轶先、徐婉君

排版 / 徐婉君

关于我们:

中式营造是一个以北京设计师团队为运营主体的【共同分享、彼此学习】传统建筑文化交流的公众信息平台。通过公益沙龙分享、设计类主题讲座、创意文化展览、出行游学、田野调查等方式让我们拓展专业视野和提升技术与审美修养,2022年这个公众平台继续涉及设计、艺术、文旅等领域的分享与交流,努力让大家在中式营造氛围中感受营造技艺、共同互助成长。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共11人参与)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